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家精神:中华传统师道的时代传承 | 弘扬教育家精神

王文静、曾榕清 人民教育 2024-04-05


民小编说

教育家精神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师道文化,以至圣先师孔子为典范;在新时代弘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有助于破解当下教师群体的伦理困境,汇聚成强大的精神纽带,彰显坚定的文化自信;教育家精神的落实更要体现在每一位教师的“当下行动”中。如何理解教育家精神与传统师道的关系?弘扬教育家精神具有怎样的时代意义?又是怎样体现在每一位教师的行动中的?一起来看这篇文章——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希望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之内涵: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教育家精神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师道文化中走来,正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闪耀着时代光辉,并体现在每一位教师的“当下行动”中。


1

教育家精神植根于中华传统师道文化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22日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育家精神是在中华传统师道文化沃土中,自本、自根、自觉生长出来的,展现了中国教师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看待教育的特有价值、思维和文化内涵,是中国教师有别于其他国家教师的重要特征,铸就了中国教师“特有的”精神品质。


“师,范也,教人以道者之称也。”(《玉篇·市部》)“师严然后道尊。”(《礼记·学记》)中华民族崇尚“道”,将“师”与“道”紧密联系在一起。“尊师”尊的不仅是“师”本身,而是“师”背后代表的“道”,由此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师道文化。孔子是中华传统师道的典范,被中华民族推崇为“至圣先师”,亲近孔子,读懂孔子,便能真正感受中华传统师道的精神气象。孔子对自己教育人生的评价有一句话,看似极为普通却内涵深远,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体现了孔子高度的自我修养。“学者,觉也”,孔子孜孜不倦不只是“学知识”,而是“学做人”,其最要处在人的理想和境界可日新月异地上进。“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生动呈现了孔子在自我意识开启后,从自我建立,到自我开展,最终自我完成的过程[1]。“诲人不倦”,则体现了孔子深刻的教育实践。孔子在自由讲学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闪烁至今的教育思想,其核心在于“教人怎样做一个人”。在教育对象上,孔子有教无类,建立平民教育,让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在教育目标上,孔子将“君子”由当时贵族专属的阶级之名提升为人人都可以追求的成德之名,让君子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在教育内容上,孔子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又加以创新,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德才兼备;在教育方法上,孔子提出并践行“因材施教”“切磋琢磨”“举一反三”等育人智慧,使学生依照自身特点展现才能,开启各自人生……


孔子的教育人生,体现了对国家、对民族、对文化的终极担当意识。孔子以一种“道在我身”的勇气与智慧,光宣文化,作育人材,展现了有道君子以“斯文在兹”为自我的天命,以一身浩然正气系天下兴亡的责任、人文传统的赓续和民族文明的建设,不仅总结了他生前2500多年的文化,同时也影响了他身后2500多年的文化。大道难言,但孔子为我们真实呈现了“以身载道”“人能弘道”的理想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孔子,即传承师道。千百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教育家赓续以孔子为典范的中华传统师道文化,以一种弘道的精神,将自己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化作一种无形的道德精神力量,时雨化之,默默地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命运,始终引领、促进、感化、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成长。


2

弘扬教育家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教育家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师道文化,同时也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精神风貌。就时代价值而言,具有破解当下教师群体的伦理困境、汇聚成强大的精神纽带和彰显坚定的文化自信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破解当下教师群体的伦理困境


当前,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思想观念不断变化,复杂的社会转型也深刻影响着群体和个人的价值观。有人把代表西方价值的所谓“个人主义”奉为圭臬,追求解放个性,过度膨胀自我,在个体化的过分关注中成为了“原子式个人”。有的教师受此影响,对世俗利益的要求超越了明德弘道的责任,曾经的“师道尊严”在“精神松绑”中渐行渐远。与此同时,个体师德失范的极端事件在社会中传播发酵,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形成的“教师”与“道德”之间近乎“天然”的联结被打破,教师队伍建设陷入了群体伦理困境。


中华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教师的道德不是孤立的个体之事,而是被安放在无限扩大又彼此关联的家国天下之中,通过伦理关系的连接构造出一个群己合一、家国同构的理想精神世界。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早在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突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强化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2] 作为今日中国之教师,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必须有这样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教育家精神的弘扬,志在破解当下教师群体的伦理困境,引领教师群体胸怀“国之大者”,立乎其大,高瞻远瞩,勇于在宏阔的时空维度中思考与实践“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时代命题;通过教师内在整体性的精神领悟和外在公共化的精神呈现,让个体性的道德与公共性的伦理获得内在精神性的统一;从“小我”走向“大我”,从“我”走向“我们”,从“教师”走向“人民教师”,铸就教师群体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共同理想信念,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建设中华民族本有、共有和应有的新时代教师精神家园。


(二)汇聚成强大的精神纽带


据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中国现有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880.36万,背后托起的是近3亿在校学生。如果按1位学生平均影响3位家长来计算,这些教师能够影响到的家长数量是近9亿。师垂典则,范示群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已经不只是一个教育内部的问题,更是关乎全社会人心教化的大问题,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社会治理大方案。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不仅需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还需要汇聚成强大的精神纽带。这关乎的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精神高度,关乎的是中国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中所展现的精神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精神高度就矗立在千千万万大中小幼教师的心中。


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正是新时代教师从内心深处涌现出的时代担当,是这个时代教师群体的集体无意识。从某种意义而言,“教育家精神”五个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精神力量,是教师默而存之、日用不知,不言而信、不说而明的行动自觉。因此,弘扬教育家精神是进一步厚植广大教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树立教师队伍的精神坐标,使教师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这个“统一性追求”汇聚成一个巨大的正向能量,在无形中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藩篱,惠及一位又一位学生,影响一个又一个家庭,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每一位教师在平凡岗位上的精神展现,都在无形中主宰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古今一心,上下一心,万众一心,汇聚成全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纽带。


(三)彰显坚定的文化自信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无数的教育家,代表着中国教育思想与实践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段段精彩历史。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全面推进,代表着新时代教师群体精神风貌的教育家也逐渐涌现出来。回溯源头,孔子面对“天下之无道也久矣”,振之以“木铎金声”,树立了中华传统师道的典范。近现代以来,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一大批教育家为中国教育近现代化道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张伯苓1935年9月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提出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点燃了中国师生的爱国斗志,被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进入新时代,国家构建和完善了以人民教育家、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为代表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一大批教师优秀典型不断涌现。一代又一代教育家身上所集中展现的精神品质在时代的洗礼中凝练与升华成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教育家精神”内涵丰富,是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的高位引领,彰显出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从“古—今”文化传承之维看,教育家精神是植根于中华传统师道文化,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一以贯之的价值理念和根本原则;从“中—西”文明交流之维看,教育家精神是在“第二个结合”理论的指导下,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是摆脱了西方话语体系之后的重大原创性贡献,实现了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推动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从“理论—实践”逻辑生成之维看,教育家精神是立足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教育家的历史和当代实践,坚持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式”伦理价值,具有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有机统一的特点,方向明,理念正,底气足。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传承斯文,以文化人,教育家精神的真正弘扬,需要落实在每一位教师的自我修养上,体现在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中华民族真正的文化自信,说到底还在我们各自的“人”身上,在我们每个人内心的“自觉—自信—自强”上。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尽管是“小己个人”,但“只要道在我身,可以默默地主宰着人类命运。否世可以转泰,剥运可以转复。其主要的枢纽,即在那一种无形的教育理想与教育精神上。此可以把中国全部历史为证”[3]。弘扬教育家精神,彰显坚定的文化自信,其时代深意在此!


3

教育家精神体现在每一位教师的“当下行动”


教育家精神的提出,不是指向极其少数的优秀教师,而是指向推动强国建设的广大教师。因此,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是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教育家,而是鼓励每一位教师都追求教育家精神,在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下,在各自的岗位“素其位而行”,在每一个“当下”知行合一。具体而言,可重点把握以下关键路径。


(一)坚持“向内看”的“成人”方向


鲁洁先生指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是做成一个人[4]。中华民族重视师道,亦即重视人道,其内核在于以中华文化来涵养人的生命成长,同时通过个体的“成人”更好地传承斯文,从而创造新的育人和文化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自身“做成一个人”就是最深刻的“身教”,就是最切实的“弘道”。《论语》有言,“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孔子所说的“仁”就是“最像人”的人,最能发扬人性的美好与光辉的人。而一位教师最终只能靠自己去成为人,成为受人尊重的好老师,因此教师“成人”的正确方向是“向内看”。教师要自觉开发内在清明自觉的力量,把践行教育家精神过程中的根本命题反复自我追问,感悟“成人”的道理,实现“成人”的目的,并从中获得“成人”的价值。从而,才能更好地“向前走”,走得更正,走得更远,实现自我生命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二)构建“内心净化”的自我修养机制


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不能在枝枝叶叶上浇水施肥,应在最要处用功。习近平总书记曾鲜明指出:“‘身之主宰便是心’;‘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构建“内心净化”的自我修养机制正是教师成长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具体说来,可以把握如下要点:一是自我觉察。教师要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反省过去,察看当下和未来,时时事事,觉察反思,秒秒不落空,才能不断提升正能量,天天向上;二是反思改过。“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教条示龙场诸生》)每位教师在现实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角色,承担着不同责任,难免会冲过头、做错事。但重要的是,勤于反思,敢于面对,勇于改过;三是建立正向认知。师德修养的动力源于内在师德动机系统与外在社会性动力及其相互作用[5]。当教师身上的不良情绪、负面能量不断被觉察、被清理、被改正时,教师对自我与社会的正向认知不断建立,“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不断生成,“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自我修养机制就会形成。


(三)成为每一位教师内在的自觉追求


许倬云先生曾说:“中国人的‘道’,是老百姓种田种出来的‘道’。”[6] 教育家的“道”,正是每一位教育家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自发、真实可见、源源不断创造出来的“道”。“道”即精神,教育家精神的践行,就是每一位教师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与情境中自觉进行“切磋琢磨”的一场场“人能弘道”的实验。我们的课堂、学校和家庭,就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实验室;我们眼前的学生、身边的同事、家中的亲人,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实验“伙伴”。通过这一系列现实人生的“化学反应”实验,教师内在成长动力生成,内在“涵养机制”激活。如此,教育家精神就“化”在每一位教师内在的自觉追求与实践行动中,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因此,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就是一场新时代“人能弘道”的伟大实验。我们坚信,今日教育家精神一经兴起,如响斯应,尊师重道的千年传统必然会在新时代守正出新,成为一位又一位教师内在的自觉追求。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一代人,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一起向前奔跑。


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正在引领我们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也是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篇章。正如钱穆先生所说:“我们若要接受孔子教训,仍赖我们各自内心之自觉。我们生在孔子以后两千五百年,但我们却可与孔子同有此心与此觉,正为我们和孔子大家是人,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呀!”[7] 教育家精神是历史传承,更是当下鞭策,是高位引领,更是成长动力。每一位教师应在新的征程上,以教育家为榜样,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上知行合一,实现内心境界日新月异上进。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也将因为每一位教师的天天向上,代代传承、永不落幕。


注释

[1] 辛意云. 国学十六讲[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22:91-103.

[2] 梁启超. 为学与做人[M].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6:53.

[3] 钱穆. 钱穆先生全集  国史新论[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220.

[4] 鲁洁. 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J]. 教育研究,2007(11):11-15.

[5] 林崇德,黄四林. 新时代师德修养动力的心理学透视[J]. 教育研究,2022,43(10):56-61.

[6] 许倬云. 往里走,安顿自己[M]. 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2022:115-118.

[7] 钱穆. 钱穆先生全集  新亚遗铎[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157-158.

[作者王文静系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华文化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榕清系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3年第21期

文章作者|王文静、曾榕清

责任编辑|谭希

微信编辑|陶玉祥 实习编辑 贾舒婷


推荐阅读

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班主任应当避免说教,多用身教 | 支招
提升教师评价素养,发挥教学评价促进作用 |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⑥
如何让课间十分钟“活起来”?来看各地中小学的好经验 | 关注
北京方庄教育集群:区域教师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融合推进 | 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精选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